找到相关内容157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摄大乘论》发微

    显现因,由显现有故,亦不可得故。譬如我等尘显现似实有,由此显现,依证此圣言三墨,寻求其体实可得。如我尘法尘亦尔,永无有体,故人法皆无我。如此无我实有不无,由此二种尘无有体故,依他起性可得,亦实有不无,是名真实性相。”   这里真谛以虚妄分别为体的依他性相,以及由虚妄分别显现的分别性相,同是了可得,唯真实相实有不无。玄奘译的释论说:一、依他起相,二、遍计所执相,三、圆成实相。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543922.html
  • 能海上师传(2)

    上述)  三、有忍力。修证神通,秘藏显现。师自注云:“虽有神通,轻易显示也。”  据清定上师言,师之神通,不如其出家师之常时显现,显示虽少,确有神通,  非其时机,轻示也,于此益见忍力功德。  四...深般若方面,甚深中观正见,师以一颂概括:“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,缘生因果如如虚误,二互不违相助以出升,解龙树义现证求加持。”释曰:“涅槃者,生死尽也,既无生死,云何有涅槃?执有涅槃,仍是我执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1344856.html
  • 熊十力《新唯识论》中体用哲学的思考支点

    (或直接以“本体”之名称之)显现其自已,而开显为天地万物,天地万物又笼括为一,一多离,总为整体,即此整体就 页381 是杂多。或者,用熊氏体用合一的论点来说,我们说“本体之显现即为现象”,“现象...承认有境。心之作为主体,而境之作为对象,两者是不一异的,两者互彰其名,心和境是具有内在矛盾的发展底整体,这整体本身不是一静态的实在之物,而是绝对的功能的显现,换言之,这个整体只是本体显现的现象,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845683.html
  • 《起信论》与扶南大乘

    土。于地界中,土非有而显现,金实有显现。此土若 以火烧炼,土则现,金相自现。......如此本识,未 为无分别智火所烧炼时,此识由虚妄(的)分别..... 于体用染净之判, 犹未了然”吗?(注 4)站 在一宗一派的观点来衡量方便多门的佛法,是太适当的! 《起信论》非马鸣造,非真谛译,这是文献考证问题,而义 ...

    释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1346584.html
  •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、道元与慧能

    说法是“即佛行是佛”。(注 29) 这是大智慧,因为它解决了佛性被客体化的疑问,也解决了如何终止佛性被客体化的疑问。佛性一旦被认为既是基础也是过程之后,就没有必要再怀疑为什么佛性自己显现了...死亡之短暂性边界。事实上,他把“实存”界定为“必然通往空无的存在”或“通往死亡的存在”。(注 1)不过,在“实存”对死亡或空无产生焦虑时,并在死亡出现而露出一个人的真面目时,才会显现出“存在”(...

    成中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046877.html
  • 无著的学说

    :染污分、清净分、染污清净分。但依何义理说此三分呢?就是在依他性中的分别性为染污分;真实性为清净分;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;即依此义而分配三分。所以分别性得势显现时,真实性即覆蔽而彰,即依他性亦覆蔽显;真实性得势显现时,分别性亦覆蔽彰,而依他性亦然。分别性和真实性的区别,其转移完全在乎依他性;而依他性是亦有亦无,同时亦是非有非无。这依他性是阿黎耶识上的所有物,所以阿黎耶识是具有染净二分。因此说依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947066.html
  • 唯识三系之研究

    与相之间,虽不如弥勒之通融,但相的根本--阿赖耶识通于分别性,同时亦通于真实性,所以主张和合识说。第二、世亲以为悟界的显现依转依而起 ,反之,阿赖耶识消失,则真如显现。若阿赖耶识为净识,则真如应显现。无著的立场是,阿赖耶识非净识,亦不单是妄识,多少有其清净分。其与真如之间,必有某种通融的路径。但世亲认为阿赖耶识与真如之间,无任何通融之路,此消失,则彼现。 (二)迷界的展开 ...

    如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5247392.html
  • 大乘禅波罗蜜“止观法要”之抉择(2)

    (横),“具一切法”的“具”是“即”的意思。也就是:此一念(法性)心,在圣增,在凡不减,显现显现,亦是无有差别,法性平等不二,具足一切法而泯然无别,故一念心即一切法。  而此具一切法之一念心,...上的玄想,直接从生命的组成因素与动态呈现中,如实观照其间因缘生灭(缘起),而又必然趋于寂灭(性空)的法则,这是佛法共世间的特别之处。  在佛陀所开示的修道项目中,第一个就是“四念处”。如《阿含经》中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747485.html
  • 宋释永明延寿论心王义至八识之展开

    名种子,果显现故,即显现言简彼第七,现在简前后,现有简假法,体是实有方成种子,故显现唯在果,现有唯在因,现在通因果,和合简相离。[30]  因此第八识为种子识,有显现、现在、现有、和合之义,故...,无外识性之不变随缘,随缘不变。永明延寿论八识心王,由眼耳鼻舌身意识推出第八阿赖耶识为体,此识守自性,随缘变时,似有流转而实无生灭,亦非去来,如湛水起沤,沤全是水,华生空界,华全是空,以识性未尝去来...

    孔维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547545.html
  • 唯识(下)

    一)得心自在一切菩萨,得静虑者,得胜解力,诸义显现。(二)得奢摩他,修法观者,才作意时,诸义显现。(三)已得无分别智者,无分别智现在前时,一切诸义皆显现。”  菩萨因内心定慧的实践,一切境界都可以...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说心意兼心所,唯遮外境遣相应。内识生时,似外境现,如有眩翳见发蝇等。此中都无少分实义。”  《成唯识论》卷七云(大正31·38c):  “云何应知,依识所变,假说我法,非别实有,...

  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148082.html